近年来,在智慧水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管网漏损控制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大力推动。具体表现在数据和算法两方面:供水管网计量、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产生了越来越大量、越来越精细的供水管网运行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则形成了许多可用于供水管网的数据分析方法,并逐步应用于供水行业中。
具体应用体现于以下方面。
1、构建水务大数据中心
通过构建集基础地理数据、监测数据、业务数据于一体的水务大数据中心,建立一套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管理标准,形成规范化的数据结构与服务接口,一方面便于标准数据的高效采集与利用,另一方面便于多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与共享。
通过开放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对各业务板块的功能和数据进行统一封装,便于其他系统与之进行交换、共享,消除供水企业内部的“数据孤岛”。
2、数据质量控制与漏损管理系统
远传流量计与智能水表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的、精细的用水数据,可大幅提高管网漏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与控制方案的科学性,能有效减少远传数据在采集、传输的过程中仍有可能因设备、信号的原因导致错误数据的产生,以便及时筛除、修复,减少可能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在大量的水量数据构(海量数据)中,能有效挖掘数据价值,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了管网漏损控制方案,减少在管网漏损控制措施实施的投入成本,为漏损控制技术更有效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排水调度和管理功能
在某区域既存在旧标准的排水系统,也存在新标准的排水系统中,能更好地发挥新标准排水系统的潜力,协调并分担旧标准排水系统的负担,从而更经济合理地提高整个区域的抗洪能力,该平台发挥协调能力,通过监测不同区域的降雨、管道流量、积水程度、泵站设备运行工况以及不同段落河道液位等,综合分析调度泵站、调蓄池等排水手段,进而宏观调控区域排水方案,有时甚至可以通过事前模拟做好预案,实现有的放矢地调度排水。同时,该平台还可发布各种预警信息,以便于调度决策。
4、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城市水务的管理情况,以产业、经济、网络基础设施与支持保障三个方面作为智慧水务建设的评价指标,以实际的管理成效评价系统的性能,能更好地制订计划和调整管理方案。有效的管理措施能积极调整系统的建设方向,为城市的供排水工作做出贡献。
5、做好维护、维修和巡查管理,打造智慧水务平台建设
通过设备信息采集和统计模块,该平台既可以采集设备状态,接收设备报警、预警信息,也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定位不健康的设备,并应用设备管理模块实现有的放矢地设备检修。例如,在维护截留井截污挂篮时,可通过监测截留井液位并与区域其他截留井液位、区域降水、积水情况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堵塞挂篮所在的位置区域,以便于及时清理污物,避免了大面积无目的的人工排查。对水泵电流、温度、运行时间的监测,可以有效预测水泵的健康程度,及时维修亚健康水泵,避免降雨时出现坏泵。维护人员可携带手持终端,与中心平台交互查询必要的维护信息,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设备信息,中心平台也可据此监管维护人员的维护情况、巡检路线、巡检时间等信息。其次,该平台的应急功能包括防汛物资管理、防汛组织管理、防汛值班管理、排水紧急事件处理及应急预案管理。该平台可根据各种应急工况和仿真模拟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既方便了调度指挥,也可根据水情、雨情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抗灾能力。另外,该平台可根据安全等级和信息级别,及时把各个类别的信息向管理部门、社会公众进行发布和交互,及时响应相关部门的指令,动态优化平台的运行。
城市水务作为最主要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之一,需要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智慧水务是水务发展的产物,对于城市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还能有效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等,能提高城市供水管理水平,促进城市供水系统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