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于水的氧称为溶解氧,用DO(O2,mg/L)表示。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多采用碘量法。测定原理:在水样中加入二价锰盐MnSO4或MnCl2和碱性KI溶液(由KI和NaOH组成),发生下列反应:

生成的Mn(OH)2不稳定,立即被水中的溶解氧氧化成水合氧化锰(MnO(OH)2)棕色沉淀:

这样,溶解氧完全与锰结合为等化学计量的(MnO(OH)2)沉淀,使溶解氧完全转变为化合态氧,此过程称为氧的固定。然后加入浓H2SO4使(MnO(OH)2)与溶液中预先加入的KI反应,析出I2,即:

析出的I2用Na2S2O3作标准溶液滴定,从而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计算:

V——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mL;
M——O2的摩尔质量(1/2O2),g/mol;
V水样——原水样的体积,mL。
此法适用于清洁的地面水或地下水,若水中含有Fe2+、S2-、SO2-3等有机物时,会使I2还原为I-而使结果偏低。若水中含有NO-2时,它又能氧化I-成I2而使结果偏高。水中NO-2含量大于0.1m/L,可加入叠氮化钠(NaN3),消除NO-2干扰,若同时含有Fe2+、S2-、SO2-3、NO-2等物质时,可将水样预先用酸性KMnO4处理,剩余的KMnO4再用Na2S2O4还原,从而消除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