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水源应的分类和各国中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情况

  1、中水水源应怎样分类

  举个例子,中水水源分为A、B、C、D这四类。A类为洗手、洗脸、浴水、热水;B类为A类+厨房排水;C类为B类+厕所冲洗水;D类为雨水。在A类水充足时,以A类水为中水水源,如果A类水不够,则补充D类水作为中水水源,若还不够则取B类水+D类水。如果水量还不足时,则考虑使用C类水,总之中水运行使用的原则是不用新水。

  2、各国中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情况如何

  (1)以色列 以色列在中水回用方面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国家。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大部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带,人口600多万,水资源总量19.6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00m³左右,因此,中水回用也就成了解决水资源与用水需求间矛盾的重要措施。以色列占全国污水处理总量46%的出水直接回用于灌溉,其余33.3%和约20%分别为回灌于地下和排入河道的水,最终又被间接回用于各种方面。

  在污水利用方面,1972年政府制定了“国家污水再利用工程”计划,开展利用污水进行灌溉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成功。利用处理过的污水进行灌溉,不但可增加灌溉水源,而且能起到防止污染、保护水源的作用。这些水不含草籽和病虫原,灌溉之后土地不易生虫长草,对农作物有利。以色列全国可使用的废水约3.5亿立方米,已利用了1.5亿立方米。至1997年约有60%的城市废水在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用于灌溉。截至2010年全国37%的农业灌溉使用处理过的废水。

  (2)日本 日本早在1962年就开始回用污水,20世纪70年代已初现规模。随着回用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再生成本不断下降,水质不断提高,逐渐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90年代初日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废水再生回用的调查研究与工艺设计,在1991年日本的“造水计划”中明确将污水回用再生技术作为最主要的开发研究内容加以资助,开发了很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在新型脱氮、脱磷技术,膜分离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的同时,对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进行了不同水体的工艺实验,建立起了许多“水再生工厂”。

  (3)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采用污水再生利用较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末就将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废水处理,7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污水处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已经非常完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已得到100%普及,城镇中水回用已进入大规模生产应用阶段,在气候干旱的中西部地区的加利福尼亚州成绩尤为显著,2000年的中水回用量达8.64亿立方米,占污水处理量的10%,平水年全州城镇年用水总量的7%左右。在美国,有300余座城市实现了污水处理后在利用。

  (4)中国 北京是我国中水回用发展较快的城市,现已拥有中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达7000m³,还将新建10座中水设施,中水日处理量将增加3300m³,达到10300m³。从2002年起大连市用经过三级处理的污水进行绿地灌溉,该水符合Ⅱ级水指标,成本为0.8元/m³,比用地下水灌溉每立方米节省0.2元左右。青岛市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试点项目已经启动。通过该项目,还将逐步开发青岛市另外三个污点处理厂的中水回用项目,并对青岛的中水管网进行总体规划,使青岛的中水供水能力由目前的日供4万立方米逐步达到日工20万立方米,通过管网广泛回用于景观用水、城市绿化、道路清洁、汽车冲洗、居民冲厕及施工用水、企业设备冷却用水等领域。济南市于1988年开始中水工程建设试点工作,先后建设了南郊宾馆、玉泉森信、济南机场、将军集团等一批中水示范项目。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中水工程单位有20余家,日处理能力达到1万立方米。

Scroll to Top